以下都是个人见解

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经济学,而他之前对这门学问一无所知。我会推荐他读这本托马斯·索维尔写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从书名看出,她说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学问本身。你不会一上来就得面对这门学问自诞生以来源远流长的历史(当然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在书末回顾这段历史),也不必在接下来啃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因为这本书一条数学公式都没有。

对刚入门的人来说,他可能会有疑问:能用一句话来描述经济学是什么吗?

书中说经济学是:

研究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用的学问

稀缺资源

什么是稀缺资源呢?「稀缺」又是什么意思呢?

稀缺并不是描述某种资源绝对数量的多与少,它描述的是人类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关系。

只要某种资源对人类有用,无论它的绝对数量多少,它都是稀缺的。与人类无穷的需求(欲望)相比,任何资源的供给都是有限、不足的。

评价标准

正因为有用的资源都是稀缺的,而通常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如水,既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用于工业还可以用于农业),在各种用途之间怎样分配有限的资源就成了无处不在的问题。

需要有一个标准来评价一种分配方式比另一种分配方式更好,虽然在具体的场景下评价某几种分配方式需要具体的标准,但存在一个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通用标准:如果一种分配方式比另一种更能增加某个国家拥有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那它就是更好的分配方式。

这个标准引申自亚当斯密所说:

决定国家贫富的不是货币,而是这个国家拥有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思维方式

了解什么是经济学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呢?

书中第 27 章「最后一点想法」里有总结。虽然书里列举、说明了各种各样的经济谬误,但这些谬误永远都列举不完,当旧的谬误被驳倒时,人们又会构想出新的谬误。

人的精力有限、专业知识也有限,很可能会被某些言论带偏。因此对普通人来说,最好能有一支预防大多数病毒的疫苗。

这支疫苗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三点:

  • 不要将经济看作一组零和交易;
  • 不要忽视竞争在市场中的作用;
  • 要考虑超出某一政策初始结果之外的其他情况。

经济不是零和交易

商家与顾客、顾主与员工、国家与国家,他们之间只要发生交易(没有强制的情况下),那么这个交易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如果交易真如人们口中经常说的那样,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欺骗、剥削、掠夺”,只对交易其中一方有利,那么这个交易从一开始就不会发生。

这个原理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

  • 美国总统向世界各国发起贸易战

特朗普的其理由是:美国售出的商品和服务比从世界其他国家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要少,这表明美国人正在遭到打劫。这里的问题是每一笔交易对交易双方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不能因为 A 从 B 处购买的商品比 B 从 A 处购买的服务要多,就否定贸易对 A 和 B 的存在价值。

  • 西方媒体经常报道第三世界里的“血汗工厂”

这些报道给观众一种工厂压榨工人的错觉。过得好的人同情过得比自己辛苦得多的人,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之前,可以先去了解这些工人是否自愿到工厂打工的。如果是自愿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这些工厂,工人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悲惨。

  • 在物资短缺的特殊时间段(比如发生大型灾害),商家哄抬物价

商家的做法一定会被指责为“发灾难财”,过不了社会道德这关。但是道德指责只是事情的一方面。我们可以想像两个平衡世界,某地发生地震,水道设施受损导致供水紧张,商家从外地运来了一批桶装水售卖,在其中一个世界里商家没有哄抬物价,另一个商家哄抬物价。

在那个商家没有哄抬物价的世界,先到的顾客很快就买光了店里的桶装水。没有人知道供水什么时候恢复,所以都会尽量多买,而桶装水的价格跟灾害发生前一样,几乎每个先到店的人都可以买上几桶。如此一来,后面的人就没水可买了。

这种情况下,虽然水的总量没变,但能买到水的人几乎都囤积了几桶,而且能买到水的人比没买到的人数要少很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水对这个地区的人们的总效用还不如平均分配来得多。

反观另一个平衡世界里,商家哄抬了物价。先到的人就会在买水之前掂量一下自己到底需要多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供水会恢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有商人把水运进来,所以花大价钱囤积水很有风险。这样先到的人平均每人买水量比另一个世界的要少,后到的人也有更多的机会买到水。

而且每个买到水的人都会比平日更珍惜每一滴水,水对这个地区的人们的总效用相当高。

当然,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会复杂得多。比如商家经常会采用另一种做法:每个人最多只能购买一定的份量,限购。

限购并不能满足那些需求量比限购量大的人的需求,事实上他还得重新排队或者从其他顾客手中加价收购,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多浪费时间(用于等待或者议价)。

竞争在市场中的作用

既然有用的资源总是稀缺,想要就得竞争。市场里竞争的手段是出价,对原材料是价高者得,对产品是价低者畅销(也适用于伪劣产品)。

其他竞争资源的方式有暴力、行政分配、行贿、排队等等。

与这些方式相比,市场出价的方式不但实现「分配资源」这个基本功能,还促进现有资源向高效生产者的流动,以及促进了资源本身的产出。

之所以存在对原材料出价更高的生产者,是因为其所生产的产品利润更丰厚,利润丰厚的原因是这种产品比其他产品更能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

更高的出价会吸引人们出售手中持有的资源,更重要的一点是吸引市场外的人入场参与(无论是发掘更多的资源还是往上游产品走)。

而产品售价更低,来购买的人就更多。销量多了生产规模就大,规模效应显现(平摊平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就变低,因此利润率会提高),为追求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利润率 * 周转率),生产者有动力降低产品的售价。

产品售价变低,意味着更多人可以享受到这些产品。因此按照前面说过的标准,市场出价这种竞争方式是好的分配方式。

说到市场竞争,人们经常会提到「垄断」,人们担心如果不加干预,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者会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逐渐占领市场,成为某个产品的唯一供应商,这时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上调价格,谋取暴利。

但是市场上的「垄断」只是个神话:所有人都在传说,但并没有人能举出实例证明。

市场中的确会存在占主导地位的“霸主”,如微处理器市场中只有两个大供应商:英特尔和 AMD ,前者占去 80% 的市场,后者占去 19% 的份额。但是你有听说过英特尔凭借市场主导地位大幅提升芯片价格吗?又或者英特尔和 AMD 串通,联手抬高芯片价格收割市场?

再举个中国的例子,滴滴合并了优步之后,成为中国共享汽车出行市场上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占去市场 90% 以上的份额,但是滴滴成立以来从来没盈利过,就算成为独一无二的行业巨头之后,滴滴在 2018 年依然亏损超过 100 亿。

成为霸主之后就可以随意涨价,这只是局外人的一厢情愿。

不能这样做的原因,一是资源有多种用途,生产同一样产品,可以使用 A 资源,也可以使用 B 资源,正常情况下使用前者而不是后者,可能只是因为后者成本高。垄断了 A 资源的商家如果涨价,那么买家就会选择 B 资源。产品、服务其实也是一样的原理。滴滴若是涨价,顾客就会更多地选择其他出行方式。

还有一个原因是,无论采取什么策略(比如补贴、质优价廉)成功将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挤走,成为巨头,也没有办法阻止新的竞争对手入场。未知的对手比已知的对手更可怕,比如数码相机之于胶卷相机,苹果之于诺基亚。只要市场上某个产品获利丰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玩家进场分一杯羹,直到资本回报率与其他行业接近。

从这个角度来看,用补贴培育市场、赶走竞争对手,试图在此后涨价获利,是个自欺欺人的想法。

要考虑超出某一政策初始结果之外的其他情况

这一点针对的是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总是源自于一个良好的愿望,但是政策最终有没有达成愿望、有没有引起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又有多少人关注呢?

人很少会坦白承认自己决策错误,政府也一样。那些达到最初预定目标的政策会被大书特书、而那些不及预期的会被刻意忘记。

到底是达成目标的多,还是不及预期的多呢?这一点没人知道。但是不要以为政府做出的决策会比市场中某个参与者要好。

政府内部有很多部门、每个部门代表的其实是自身的利益,每个部门都是由官僚组成,每个不同身份的官僚也有自己的利益。政策看似出自政府,实际出自部门。因此政府颁布、施行的政策代表某几个相关部门的利益、代表某几个强力官僚的利益,唯独不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市场参与者做出决策,他承担随之而来的收益和风险,因此他会更加谨慎。而政府中实际写出政策的官员,他不直接承担政策成本和风险,出事他也可以推脱责任。比如提出「南猪北养」的官员,他们不养猪,不用承担生猪养殖场被强制拆迁的成本,也不用独自承担猪肉价格飞速上涨的指责(风险),因为他可以将责任推脱给非洲猪瘟。

站在官僚的角度,他提出「南猪北养」没有一点问题,因为这是在响应十三五规划中“发展环境”的号召。不这样做官位不保,这样做才晋升有望。但这样做的后果是间接导致 19 年中国上千万吨的猪肉缺口,所有人都为之付出代价,但是谁该为「南猪北养」政策负主要责任?没人敢提。

不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不为之承担风险责任,凭什么觉得政府做出的决策会比市场中某个参与者要好?

要考虑超出某一政策初始结果之外的其他情况,这一个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怀疑政府作出的所有政策,事实上在提高国民财富方面,政府政策成功率跟市场参与者差不多,如果不是更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