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简史》里,我读到一股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越来越强大的力量:虚构故事。

人类(智人)为什么能在漫长的物种演化中胜出?

不少书中都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答案五花八门,有: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能使用工具;使用火来烤熟食物,减少消化时间和疾病;汗腺发达,在白天也能觅食;会使用语言等等。《人类简史》这本书给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人类会讲虚构故事。

人除了像某些动物一样会使用语言发出“狮子来了”的警告信号,还能说些虚构故事:包括种族成员之间的八卦故事,以及不存在的神话故事。虚构故事能组织、维系大规模的群体共同协作、抵抗其他物种。

譬如体力(甚至智力)比智人要好的尼安德特人,最终在与智人的竞争中落败,书中相信原因就在于尼安德特人没能用虚构故事组织起群体对抗智人的入侵。

人类用虚构故事组织起帝国、宗教、贸易;就算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用虚构故事来建立让社会稳定运行的秩序。

作为个体,人无时无刻不活在被广泛接受的共同虚构故事当中:

“人人生而平等”实际上是一个虚构故事,至少在人文主义兴起之前,这个想法并没有存在于人的脑袋里头。

又有,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人向往的呢?是不是因为有了浪漫主义和消费主义才让人产生这种想法呢?

因为人与虚构故事的这一层关系,人是不是变得比从前更快乐、人活着的是不是有意义等等都成了问题。

未来,人类会不会因为科技发展,可以脱离种种虚构故事呢?如果可以,那时人还是当下意义上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