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的经济学说对本人影响很大,重读他的《科学说需求》卷一,希望能对这门学说有新的感悟。同时想让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朋友瞧瞧这门非主流但解释力一流的学说,本人认为《科学说需求》卷一最适合经济学入门。

神州版序 张五常喜欢在文章中提及他的师友,当中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 费里德曼、科斯、施蒂格勒。

他还喜欢说自己在中年时决定“少读书甚至不读他家之作,喜欢独自思考”。之所以不读他家之作,是因为他读到过的著作“中所说的所谓事实,大部分没有依凭,有些书引用的全部是假”。

“世界复杂,我把经济理论简化到只剩需求定律”。有点大道至简的感觉,不过他用了整本书的篇幅来阐述需求定律的应用又显得一点都不简单。

原序 “在科学的范畴内,问题来来去去只有一条:为什么?是的,‘怎么办’是工程学的问题,而‘好不好’则是伦理上的问题了。” 张五常画了一个圈,他所认同的经济学不得越此雷池半步,即经济学关注和回答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更不是“好不好”。大众在谈及经济学现象时,张嘴就评论“好不好”,继而提出“怎么办”,全然不顾“为什么”,恰恰与张五常背道而驰。

“我决定了一幅图表、一条方程式也不用”。向斯密致敬,这是我认为此书最适合经济学入门的原因之一。但很快我就看到了一条方程式,orz

“某部分看不懂,跳到看得懂的地方吧。”

第一章 科学的方法

“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

即科学是可推翻的,不科学就是不可推翻的。

第一节 现象必有规律

“僭建的房子没有地权,比有地权的房子简陋得多了。”就似地摊货的质量比不上专柜货,怎样用经济学解释这个现象呢?

科学的三个重要信念(共识): 1.“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是靠主观的判断,而大家不能在这主观上有分歧。” 2.“所有被众所认同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寻,有规律的。” 3.“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很多时候在吵架的最后关头时,才发现不满足上面的第一条。

第二节 事实不能解释事实

如题,否则还要理论来干什么?

第三节 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

科学的理论是可被推翻的。如果某个理论被推翻了,是不是就可以说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呢?是不是这个理论就不能用呢? 不是这样的,举个工(理)科生都知道的例子:牛顿第二定律在20世纪之前都是可推翻(只要你找到 F != ma 的例子)而没有被推翻的正确理论,在相对论面世之后,人们证实在接近光速时 F != ma,于是牛顿第二定律被推翻了。但牛顿第二定律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也不被认为是错误的,原因是我们打了个补丁——在低速环境中——使它成立。

科学理论的进化之路就是:提出可被推翻的理论,被推翻,打补丁,再被推翻,再打补丁……直到有朝一日这个理论,就像衣服全身都是补丁不能穿,走到生命的尽头。

全身满是补丁的衣服也不是不能穿,至少你能看到流浪汉在穿。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外,没有普遍性。

张五常称这种“满是补丁”的理论为特殊理论,它谈不上有一般性的解释能力。他认为“科学的进步,不是因为对的理论替代了错的,而是有较广泛解释力的,替代了较狭窄的。”

与特殊理论相对的是套套逻辑,套套逻辑“不可能错,因为没有内容”,没有内容指不能从中获取信息,比如“四足动物有四只脚”。因为不可能错,所以不能被推翻,所以套套逻辑不是科学理论。

“特殊理论内容太多了,而套套逻辑则没有内容。可取的理论,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之间。”

他提到弗里德曼写下的一则评语:“愚蠢的问题,当然会得到愚蠢的答案!”,让我联想到最近比较热门的问题:党大还是法大?对党来说,这是个愚蠢的问题,我们当然会得到愚蠢的答案。(会不会被和谐呢。。。)

第四节 可能被事实推翻的重要性

张五常把 可被推翻 排在所有科学方法要素的首位。

他所举“白痴开汽油站”的例子十分有意思: 1.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会明智地争取自身最大的利益。但白痴显然不明智,所以假设是错的。 2.话说有一群白痴觉得开加油站很好玩,都跑去开加油站,他们不懂得选址,有的把加油站开在深山老林中,有的开在大海上,也有的糊里糊涂地开在了公路边。过了不久,选址不好的因没有客源都倒闭了,只有开在公路边上的活下来。 3.前面提到每个人都会明智地争取自身最大的利益的假设是错的。用这个假设来选址得出加油站最合适的地址是公路边上却与事实不谋而合。

这个例子也可以用在张五常经济学说本身,这个学说很非主流,没有数学模型来准确描述经济现象,因而不能用数学来证明它的对错。退一步来说,假设它本身是错的,但如果它能准确地推断未发生的事,或合理解释已发生的事,直到它对这两者之一无能为力之前,它都是对的。这就是可推翻而未被推翻的科学理论。

第五节 模糊不清与互相矛盾

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论述 可推翻 的重要。

“科斯写道:‘模糊不清的思想,是永远不能清楚证明是错的。’”

张五常对马克思开炮:剩余价值的概念模糊不清是因为马克思本人不清楚生产成本不单只有工资。

第六节 非事实与无限制

张五常十分看重事实,需求定律(假若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那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中的“需求量”是消费者的欲望或意图,看不见、摸不着,因而这个定律本身是不可推翻的。

但我们可以假设需求定律是对的,运用需求定律,“依照逻辑推理,在某一种可以观察到的情况下,‘甲’的发生会导致‘乙’的发生,而‘甲’与‘乙’都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事实”,“假若‘乙’的不发生却有‘甲’的发生,那么需求定律就大有问题”,要么打补丁,要么算是被事实推倒。

他把打补丁的行为称作 增加局限条件,没有局限条件的理论不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它能不凭借任何限制解释一切现象,是套套逻辑。

第七节 理论的真实性

对上一节的补充论述:理论可以不是事实,但有解释力的理论要能推导出可以被验证的含意(事实)。

理论可以包含抽象的概念,可以简化真实环境,可以描述不详尽,但它的局限条件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能脱离真实世界。要求真实的局限条件是张五常经济学说中最要命的地方,要找出真实的局限条件得花时间心血,他说过(大意)“经济学是老人家的学问”,得熬。

第八节 经济科学的方法

第一章没怎么说经济学,说的是逻辑学和知识理论,所以看不懂也不苛求。张五常安排这么一章是因为他觉得中国读者被各种主义荼毒已久需要补充科学方法论。

他认为经济学是一门验证或实证科学,本质与自然科学相同,不同的是经济学的实验室是真实的世界,还有就是研究人员与被研究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因此经济学要作出客观的判断比自然科学要难。

他吐糟一些“应用经济学的书……先提出一个理论,然后找真实世界的例子塞进去。基本上这是求对,违反了科学验证的主旨,求‘错’但希望没有被事实推翻。”

经济学研究要尽量避免使用无从观察或不是真有其物的变量,他只用一个:需求量,而如今经济学界充斥着诸如此类的变量:博弈、动机、机会主义,“听起来可信,有点宗教味道”。要我说这类变量怎能少了“刚需”呢!?

第二章 从自私说起

不要争论科学的基础假设。如果在出发点上就有争议,科学就走不远了。

第一节 个人作决策

经济学是以推断人的行为来解释现象的科学。

经济学的第一个基础假设:“个人”是所有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

第二个基础假设:每个人都会作选择。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选择问题。人在说“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blabla..”的时候,他其实还有另一个备选项:“不作选择”。

第三个基础假设:每个人作出的选择,事前都可以被推测。

串起来就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个人作出可以被推测的选择而起。

第二节 理论要约束行为

要推测行为,得先加上约束条件。否则所谓“推测”无从谈起。

第三节 自私是一个约束

第四个基础假设:每个人在有局限的情况下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简单来说,人都自私。

人的本质究竟是否自私无关宏旨。重要的不是人究竟是怎样,而是我们要假设人是怎样。就如人本性是善还是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假设人性本善来设计规章制度,还是假设人性本恶。

第四节 人的自私本质

“自私”成为一个基础假设是十九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举起以后的事。

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很多时候,一个人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他们的仁慈之心,将会失望。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己之心,使对方知道帮助他们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那么这个人的成功机会较大。……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

张五常指出斯密轻视了自私也会给社会带来害处,且斯密认为人的“自私”是为环境所逼,而不是天性如此。也有研究表明基因决定人的自私天性。

第五节 结论

经济学不关心人的本质是否自私,但“自私”作为基础假设不容争辩。等到以自私为出发点,附带其他假设推出的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含意被事实推翻时,再作“自私”检讨也不迟。

由自私假设得出的一个结论:一个基于人的自私可以被更改的“主义”,其制度政策会失败。到底是什么主义,大家心知肚明。

第三章 缺乏与竞争

这个世界只剩两个人,也存在竞争。

第一节 物品的定义

物品是英语 goods 的直译,既包括商品、服务,也包含 友情、空气、幽静 等等。 凡“有胜于无”的,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物品。

物品又分两种:“多胜于少”的经济物品;“供过于求,无所谓多少”的免费物品。 “多胜于少”中的“胜”指客观上优胜,不涉及主观和价值观判断。

免费物品与经济物品之间可以转变,关键就在于是不是供过于求。比如清新空气,海口的清新空气是免费物品,北京的清新空气就是经济物品。比如大旱之后的雨水是经济物品,连续下三个月的雨水就是免费物品。

第二节 什么是缺乏

“多胜于少”意味着“供不应求”,也就是“缺乏”(scarcity)。凡是经济物品都是缺乏的。

既然是“多胜于少”,人总会想多要点,同时因为“供不应求”,要想多得到一点,总得付出代价(要多吃口饭也总得伸手张口消耗点能量是不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凡是有人愿意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来争取多一点的物品,都是缺乏的,都是经济物品。

在市场上,我们要付的代价是价格,凡是有价格的物品都是缺乏的。价格高低意味缺乏程度不一样。

第三节 竞争的本质

(经济学意义上的)竞争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在鲁滨逊的荒岛上,有免费物品,也有经济物品,但没有竞争。因为只有鲁滨逊一个人。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世界上不只有一个人。分析两个人的方法与分析三个人或者几亿人倒是没本质区别,都划分为某人和其他人。

竞争的定义:不只一人对某种经济物品有需求。竞争源于某种经济物品给了甲之后就不能给乙,甲乙之间要想方设法在不付出过大代价的前提下胜过对方。

竞争几乎无处不在。通常人们说垄断造成没有竞争是不成立的。垄断只要存在一天,就会有人竞争垄断的权力,也会有人提供相似的经济物品来替代现有的。

第四节 游戏规则与产权制度

由缺乏引起的竞争,一要有竞争规则,来界定每个参与者的权利和禁忌;二要有判断胜负的准则。

在社会的经济竞争中,无论是法律(国法)、纪律(党纪)或习俗,都是以有约束性的办法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权利。这种权利界定就是产权制度,就是竞争的游戏规则。(按,忽然提起 产权制度 吓我一跳,这是什么鬼?)

产权制度中的一种是私有产权。

回过头来看产权。产权中的“产”,英语为 property 。经济学意义上,“产”指的是有多于一个人竞争的经济物品。

第五节 竞争准则的含意

在市场上,价格是决定胜负的准则,价高者得是也。私有产权则是决定这准则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与决定胜负的准则有直接的连带关系:前者决定后者,而后者决定社会的经济运作。

张五常认为规则先于决胜准则出现,我认同他的看法。但如此一来又怎样看待规则决定决胜准则呢?总不能由后出现的事物决定早已出现的吧?应该说游戏规则是围绕着决胜准则逐步完善的。我们可以从一个稳定下来的游戏规则得知其中的决胜准则是什么。

竞争的决胜准则决定社会的经济运作。从大的方面说,社会成员的财富或收入的分配,是该准则决定的。在不同准则下,每种类型的人优胜机会不同。比如善于经营生产的人,私有产权的竞争准则对他们有利;善于玩弄政治的人,在非私产的制度下会如鱼得水;善于墨守成规地工作,不懂应变的人,以年龄资历作准则对他们大有好处。(分别映射美国、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日本) 从小的方面说,准则对人的收入、享受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要在市场中利益,他要么努力生产、要么发明产品、要么创造更有效率的经营方式。如果扼杀市场,所有物品以配给的方法分配,那么人就会选择走后门找关系,或谋求一官半职来获取多点物品。

经济学意义上的浪费,指有其他方法,或用其他资源使用的分配,可使社会的财富或收入增加,但这些“其他”办法却莫名其妙地不予采用。如此说来,排队——人们站在队伍里不能离开干点别的事——就是一种浪费,为减少浪费,人们发明了取号机。甚至开辟VIP区,给钱多的客户不用排队。

在众多竞争准则中,只有一种没有浪费的竞争准则,就是市价。(如何论证这个论断?我的初步想法是:社会财富的增加全靠普通人努力生产、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价高者得的准则使得人们要努力生产、发挥才智赚更多的钱以便在竞争中获胜。价高者得造就了一种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良性循环。)

第六节 经济分析与价值观

重申一遍 经济学无关好坏,不回答价值判断的问题。

第七节 经济学的范畴

第一,在知道有关的局限条件或游戏规则产前提下,推断所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

第二,得知竞争准则,推断人的行为会怎样,资源的使用会怎样,财富或收入的分配会怎样。(作者顺带吐槽一下传统经济学分析大都以市价为准则,只能用于私有产权制度下,很狭窄)

第三,解释游戏规则是怎样形成的。(我认为做到这点,要了解历史、文化、地理、政治、军事甚至医学,已经是经济学帝国主义了)

第四章 功用的理念

utility 一词,通常被翻译为 效用 ,而在这里翻译成 功用 。

“功用”只是用来排列选择的次序,本身没有意义。

本章完。张五常回顾历史,最终得出“功用的理念可以不用”,所以没兴趣的可以跳过本章。

第一节 悲哀的发展

功用,由边沁提出,有三个含意: 第一,功用代表快乐或享受的指数; 第二,每个人都争取这指数愈高愈好; 第三,一个人的收入增加,其收入在边际上的功用会减少。

边沁假设每个人对收入的多少有相同的享受(把钱花在相同的地方或许就会有相同的享受),那么富人的边际收入功用低,穷人的边际收入功用高,社会整体最高的福利,是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相等。

今天的经济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功用指数不能相比。富人对一块钱的看法,可能比乞丐要看得重要。

萨缪尔森指出,一个社会的总国民收入增加,不管增加多少,只要有一些人(哪怕只有一个)的收入减少,经济学就不能证实社会福利有所长进。

如果我们要用功用的理论去解释人的行为,那么功用的理念要与主观的快乐或享受脱离关系,主观的快乐或享受因人而异,无法量度,而且要解释人的行为并不需要知道他是不是以增加快乐为动机。

张五常反对功用理论,一如既往地,因为“功用”的想像出来的概念,在真实世界不存在。

第二节 功用是数字的定名

(这一节太绕了。) 推断人的行为即推断人的选择,假设某人春节回家有三个选择:高铁、特快硬卧、拼车自驾,他首选拼车自驾,如果凑不齐人他再抢特快硬卧,过年前两天还抢不到,他碰运气看看高铁有没有退票,竟然捡到了一张。这里拼车自驾的功用排第一,特快硬卧的功用第二,高铁排第三。

功用除这种用法之外,没别的用处。

功用不能相加:某人作选择的功用如下:牛奶第一,咖啡第二,红茶第三。三者之中他会选择牛奶。不能把选择的功用相加得出如果要他选择 1.牛奶咖啡 2.牛奶红茶(奶茶),他会选择 奶茶 。他完全有可能选择 牛奶咖啡。

功用不能相减:沿用上例,牛奶与咖啡之间的差距,与咖啡跟红茶的差距,孰大孰小,根本没法知道。比较差距没有意义。

第三节 费雪的贡献

(张五常引用费雪的论文解释功用不能相加、也不能相减。我看不懂他的解释,解释中夹杂不少私货。)

第四节 替换定理与等优曲线

功用理论要解释人的行为,需要增加一些约束,替换定理就是其中之一。

替换定理:每一个人都愿意牺牲任何物品来换取任何其他物品。只要你牺牲的足够少,得到的足够多,你就愿意。

等优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在大陆翻译成 无差异曲线 (香港译作等优曲线,这是张五常的发明。张对香港经济学界影响还真大)。

因为愿意舍甲而取乙,我们在甲乙之间可以找到一条曲线,线上的每一点功用相同(也就是说选甲选乙都一样,甲乙的功用可能是排第一,也可能是排第三,或者排第N)。

以甲为纵轴乙为横轴,这条等优曲线一定是向右下倾斜的(人愿意用尽量少的代价换取尽量多的收益),在曲线外、右上方的点,都比线上的每一点有较高的功用(自己画两条曲线,上面的那条是不是意味着,付出同样的代价,收益更多),更为可取,而曲线外、左下方的点则相反。等优曲线有无限多条,两两不相交。

在局限条件下(局限条件有很多,收入算一个),人会选择可以达到最高功用的那条等优曲线。

第五节 内凸定理

再给功用理论增加一个约束:等优曲线一定是内凸(向坐标原点弯曲)的。因为假如是外凸的话,曲线总会与坐标轴相交,意味着替换定理不成立。

内凸定理有另外一个名字:边际替换意图下降定理。指在同一等优曲线上,一个人拥有甲物品愈多,其愿意以乙物品换取甲物品的意图必定下降。

内凸定理的推论:如果某物品的价格下降,在同一等优曲线上(假定价格下降不影响人们对此物品的功用)此物品的需求量必定增加。因为价格永远是相对的,某物品的价格下降意味着需要付出的其他物品的代价下降了(相当于比以前拥有更多的“其他物品”,根据边际替换意图下降定理,人们愿意用某物品换取“其他物品”的意图必定下降,因而对某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推论要假设等优曲线不变,但某物品的价格下降,购买此物品的人的实质收入是增加了的,此物品的等优曲线会变为较高的那条(这里的“物品”是指经济物品,越多越好。收入约束了人们对等优曲线的选择)。

第六节 贫穷物品与吉芬反论

inferior goods ,此处译作 贫穷物品 ,指收入增加而需求量减少了的经济物品。贫穷物品因人而异,任何物品都可以是贫穷物品。比如啤酒,人穷的时候喜欢喝,有钱之后可能会少喝,改为喝葡萄酒;比如肥肉,人穷时吃不起肉,能买到一点肥肉就很不错,有钱之后追求健康,肥肉的需求就减少。

一种贫穷物品的价格下降,降价本身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但降价引起的实质收入增加会使贫穷物品需求量下降。如果两者相抵,最终的效果是此物品的需求量下降。这种物品就是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只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即没有竞争)存在,至于为什么,张五常卖了个很大的关子,答案在第七章揭晓。

第七节 功用理念可以不用

不用功用理念的理由最终还是那些理由:功用非真实存在。

看到最后:我们不需要功用这个理念。(似乎我们为理解功用那一套理论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

第五章 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是说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以纵轴为价、横轴为量(也可以反过来,纵轴为量、横轴为价),画出来的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倾斜。

第一节 观察与验证

需求定律不限于价格或市价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关系。如果一样物品没有价格或市价,我们可以用代价来表示。任何局限的转变都可以阐释为代价的转变。

第二节 弗里德曼的分析

需求定律指 价格 和 需求量 这两个变量 负相关。在真实世界中,影响需求量的不止 价格 这一个因素,要维护需求定律的解释力,就得假定其中一些因素不变,另一些因素可变。

第三节 不变量的选择

忽然下起倾盆大雨,卖雨伞的坐地起价,雨伞价格上升,需求量不减反增。这是不是推翻了需求定律呢? 增加雨伞需求的不是上升的价格,而是忽然下起来的大雨。注意这里的字眼是需求而不是需求量。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前者因为价格变动而变动,后者因价格之外的因素变动而变动。大雨影响了雨伞的需求,使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大雨增加的是需求,而不是价格,所以不是向上移动),这一移动使需求量增加了。要用需求定律来描述雨伞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必须假设天气这个因素不变。

只要需求定律的验证含意不被事实推翻,假设不变的因素是愈少愈好。假设因素变与不变有以下三个原则:

  1. 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可变;
  2. 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可变;
  3. 凡是由价格变动引发,继而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其他因素,可变;

第三点可以反过来,由需求量变动引发,继而影响价格变动的其他因素,可变。

第四节 品味不变的假设

真实世界存在品味这回事,一个人的品味也的确会改变。 很难描述一个人的品味是怎样的,更难判断他的品味是不是改变了,什么时候改变了,变成什么样了。 用“品味改变”可以解释一切的行为,因而变成了套套逻辑。 如果能找出品味改变的原因,可以完全不用“品味”,或者假设品味不变。

第五节 用值与换值的理念

斯密指出价值有两种:用值,是某物品给所有者(或使用者)带来的最高收益,也可以说,是所有者(或使用者)愿意为此物品付出的最高代价;换值,是获取某物品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第六节 何谓价

价,是一个消费者对某物品在边际上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边际上”,指多买一个。 在边际上,他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就是该物品在边际上对他的最高用值。

以市场为例,代价就是市价。 对某人来说,某物品的边际用值比市价高,他就会买一点,反过来,市价比边际用值要高,他就会卖一点。最终这个人对此物品的边际用值会等于市价。

价格永远是相对价格。甲物品的价格,永远是要付出的乙物品或其他物品的“量”。在市场上,钱只不过是一个中介,代表着要付出的物品的边际用值。

价格通常用现值量度————将来才付之价要用利率折现。

第七节 何谓量

这里的量,指需求量,不是成交量,也不是供应量。需求量指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想要换取的最高的量。

量,可分为三种:“有质”的,“委托”的,“有质”与“委托”混合的。

每单位数量的物品,人们量度出影响其价格的所有因素,此时的量就是有质的量。比如说香港人说的九九金,金的纯度被量度之后,每一克都是有质的量。

工厂工人的劳动,若以工件计数,劳动的量就是有质的;若以工作时长来计数,就是委托的。工作时长本身不代表工人劳动的价值,工作时长只是工人劳动产出的大概估量。

市场上的产品也有以“有质”和“委托”量混合算价的。比如按斤卖的西瓜。重量本身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而西瓜的含糖量、成熟度、籽多不多等等因素也影响价格,但没有被计价。

需求定律永远用于价格及其直接联系着的量之间的关系。

第八节 消费者的盈余

用值与换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的盈余。 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方法:1.收取入场费;2.要么都让你买走,要么一个都不卖给你,全部或零地销售。

第九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

单价下降,本身会让商家收入减少,同时价格下降会使需求量上升,又会令商家收入增加。

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弹性大于一,即谓价格有弹性,价格下降会使出售方的收入增加;价格弹性小于一,即谓价格无弹性,价格下降会使出售方的收入减少。

价格弹性是以某个价位来算的,一条需求曲线有无数个价位,每个价位的弹性不尽相同。

要算出价格弹性系数极为困难,它对现实没什么指导意义。

第十节 需求第二定律不能成立

阿尔钦和施蒂格勒分别提出了需求第二定律:弹性系数的大小与时间是正相关的。即某物品价格变动之后,变动之后的价位的弹性系数会随着时间变长会增加。 原理是: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除了该物品本身的性质外,主要是由其他替代物品的多少及它们的价格决定。替代物品愈多,愈相近,价格愈低,该物品的价格弹性系数就愈高。找寻替代物品来替换是需要时间的。时间愈长,替换的机会愈大,所以该物品的价格弹性系数与时间正相关。

张五常认为如果需求第二定律推出成立的话,应该可以推出香港的计程车在多次加价之后,其顾客量会大幅下降。但事实恰恰是在加价初期顾客量的确下降不少,随着时间的增长,顾客量恢复到加价之前。

他推测是因为有些替代物品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要花时间找寻。因为在某物品加价之后,消费者立即转用已知的替代物品,但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如之前的物品,就又转了回去。

第六章 小试牛刀

一种行为的代价下降,这种行为的需求就会上升。

第一节 无知的含意

衡量一件物品的质量需要大量时间和专业知识,而这俩我们都缺乏。一般来说,无知,加上自己以往的经验,同类之物,我们往往见到价格较高就会认为质量较好。这样的判断不一定对,但对的机率较大,因为市场已经替我们作了鉴别。

第二节 验证的条件

依照需求定律,以逻辑推出来的假说,在某种情况下,甲的出现会导致乙的出现。这里所说的情况,就是验证条件。

约束人的行为的所有条件(包含验证条件、价格等等)称为局限条件。

解释世事有三大难处:

世界的局限条件——约束每个人争取最大利益的局限——非常复杂。我们将之简化时一定要与真实世界大致吻合。 验证含意必须是真实世界中可以观察到的。需求定律本身是不可以验证的(因为需求量不是事实,无从观察)。我们要以需求定律,加上局限条件的变化,从逻辑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概括为:从抽象中来,到现实中去) 其他因素的变与不变的选择。(前面有述)

第三节 不管成交量的含意

(一上来就吐槽股票投资中的技术分析是风水派)

以需求定律解释行为,(因为需求量是抽象概念)我们可以用逻辑把需求量与成交量挂勾,或者以需求量转变的含意来阐释现象。后者比较浅显,前者将在后面章节重点讲述。

第四节 单质的需求验证

以单质的物品为例,示范指定验证条件而使需求量与成交量挂钩。

假设大学教授享有一项补贴,名义上用于复印资料。补贴发放有方式有两种:一是打到工资卡,随教授支配;二是发票报销,严格限于复印资料。受补贴影响,哪种发放方式下教授复印资料的数量较多?显然是第二种。假设补贴总额是一千块钱,复印一张纸市场价格是5毛,第一种方式是随教授支配,对他来说这一千块就值一千块;第二种方式要发票报销,只能用于复印资料,一千块就不值一千块了。前者复印一张还是5毛,后者就不值5毛一张。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了。

第五节 多质的需求验证

美国华盛顿盛产苹果,其中以红苹果(香港人叫蛇果)质量最高,最贵。有人发现上佳的红苹果大都运到外地去卖,本地反而很少见到。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苹果的定价直接委托于物理质量,其他未直接算价的因素至少包括:糖分、水分、外观色泽,影响苹果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糖分。 红苹果质量最高、最贵,原因在于它含糖量高(当然外观也好看,为简化分析不提)。

假设要运送两种苹果到外地贩卖:A苹果含糖量为1个单位/只,B苹果含糖量为2个单位/只。运费都为1块钱/只。 又假设消费者为每单位含糖量支付1块钱,销售者不赚钱。 那么消费者为每只苹果支付的价钱分别为:A苹果2块钱,B苹果3块钱。 算上运费,消费者为每单位含糖量最终支付:A苹果2块钱,B苹果1.5块钱。

显然含糖量高的苹果最终到达外地消费者手上时比含糖量低的要便宜。

以上。买苹果不是买糖,但分析思路可以用于其他很多地方:店租贵的地方,卖的商品也不便宜;地价贵、房价也不会低;宝剑赠英雄,好马配好鞍;美女用的化装品一定比普通人贵。

第六节 成衣配额的分析示范

直接看这篇文章吧,就不多说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03yg.html

第七章 交易理论与市场需求

只因世界多于一人,经济解释的困难上升不止百倍。

第一节 交易是上下交征利

……这庞大的利益增加,主要是由于每个人专业生产,然后交易。不谈生产而单论交易,利益还是有的,但比起有专业生产的存在,其交易的利益少很多,近于微不足道。

没有生产的交易,大家有利可图,主要是因为大家对物品的边际用值不同。

假设整个市场只有甲、乙二人,唯一商品苹果的总供应量只有六个,甲、乙的需求曲线如下:

苹果数量: 1 2 3 4 5 6 甲边际用值: 1 0.9 0.8 0.7 0.6 0.5 乙边际用值: 2 1.6 1.2 0.8 0.4 0

甲、乙的边际用值遵循边际递减规律,具体数值随意捏造。 第五章说过,市场的参与者为赚取最大利益,最终会令市价等于自己的边际用值。

假设6个苹果皆为甲所有,那么因为此时甲的边际用值比0.5还要小,乙的为2,只要市价在0.5~2的范围内,都会有交易。每出售一个苹果,甲的边际用值就会增加,乙的会减少,直到甲与乙的边际用值相等(0.8),甲乙之间不再交易。

假设一次交易就令甲乙的边际用值相等(等于成交价),那么甲的消费者盈余是0.6=(0.8-0.5)+(0.8-0.6)+(0.8-0.7),乙的消费者盈余是2.4=(2-0.8)+(1.6-0.8)+(1.2-0.8)

从上例可以看出:

一、没有生产的情况下,市场的每个人都是需求者与供应者兼于一身的。 二、在均衡下,市价等于市场每个人的边际用值。 三、吉芬物品不存在于交易当中。假设对甲来说,苹果是吉芬物品,即甲的需求曲线向右上升,对应的边际用值与拥有的苹果数量正相关。于是甲在一开始就会把所有苹果占为己有,根本不会卖出去。

第二节 市场需求否决剪刀分析

市场需求由众多个人需求加起来而成。

物品有私用品与共用品之分,前者只能供一个人享用,比如苹果;后者则相反,比如音乐、美景。私用品不一定是私有,共用品不一定是公有。(第八章有述)

私用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由个别需求者的不同需求曲线向右横加而成:每个价格对应的所有个别需求者的需求量。市场需求曲线于是代表所有需求者的边际用值与总需求量的关系。

假设交易费用不存在,数之不尽的需求者和供应者,各自争取最高的交易利益,以自己的边际用值与面对的价格相比,或购入,或沽出,而这些行动或使价格上升,或使价格下降。当达到每个需求者的边际用值与价格相等时,大家的边际用值相等,市价就此形成。

第三节 交易的局限条件

交易的局限条件只能在社会存在。

一个人的世界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费用,两者都只存在于社会。

前面章节对市场的分析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交易费用不存在。市场是一种制度,而制度是因为有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不存在,市场也就不存在。

科斯定律也有相同的前提,私有产权是一种制度,交易费用不可能不存在。

这个矛盾,将在经济解释第三卷详述。

第八章 共用品的经济分析

共用品(public goods),不是公用品。

第一节 共用品的性质

私用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由每个价格对应的所有需求量相加而成(以价格为纵轴,量为横轴,向右横加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曲线)。

共用品,可以多人共享而且相互间不干扰。食物不是共用品,一人吃了,另一人就没有了;知识是共用品,清风明月是共用品,电视节目也是共用品。

私用品可以是公有,比如我国的城市用地;共用品可以私有,比如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学说。

在讨论共用品时,共用品的量只有一个。所以共用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由所有需求者的个人边际用值叠加而成。(即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曲线向上叠加)

帕累托条件,资源的使用及物品的交易可以达到一个情况或条件,满足了这个条件,我们不可能改变资源的使用,使一个人利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共用品收费有以下困难:

1.与私用品相比,难以隔离不付费享用者。隔离的办法也有很多:与私用品捆绑销售,比如把知识写到书上;销售入场门票。

2.难以得知各个消费者的边际用值;共用品的量只有一个,各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只有一个点,且各不相同。

3.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品质、数量的物品叫做价格分歧,因为难以得知各个消费者的边际用值,所以价格分歧难以实施。

第二节 大师之见有问号

因为可以多人共享,共用品多供应一个人使用,其边际费用或成本为零。 共用品收费如果低于平均成本,一定亏本;如果高于平均成本,那一定高于边际成本(共用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有人认为既然多供应一个人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那么就不应该收费(不收费是为达到传统的帕累托最优),而不收费则无利可图没人愿意提供共用品,所以他们主张共用品由政府直接提供或资助私人提供,并限定价格(直接提供则限定价格为零)。

第三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

共用品可供多人享用,但有时会出现挤迫情况,不是完全没有干扰,但无论怎样挤迫,有一点是不变的:共用品的量不会变。凡是享用人数增加但物品的量不增加,都属于共用品。

严格来说,几乎所有物品都同时具有共用品和私用品的性质。以一场演奏会为例,就音乐来说,一人享受音乐并不影响别一人享受,演奏会是共用品;但换个角度,从座位来说,一人坐了A1座位,另一人就不能再坐在A1,演奏会是私用品。

共用品与私用品的分析方法大为不同,首先需求曲线就不一样,前者向上叠加,后者向右横加。此外需求定律中的量与价都不一样。

市场一般偏向以私用特质的量度作价及量(即偏向把物品当成私用品),因为比较容易隔离不付费的享用者。

本书完。